《(红楼同人)红楼之我不要当小甲虫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(红楼同人)红楼之我不要当小甲虫- 第75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  随意扯了几句,夏守忠指着“还有差事”抽身去了,只留下周太监跟贾赦说话。
  东拉西扯一阵,贾赦送出一件‘仨不值俩的小玩意儿’,方说到正事。
  周太监一面翘着兰花指拿杯盖抹着茶,一面笑咪咪地道:“庆裕郡王是当今堂兄,当年刚一受封就请了外任。现下年纪大了要回来,因是京里没有王府,少不得要指上一处。我想着,府上那处园子是极好的,听说当年原有图样留下,倒要请赦公行个方便,借来瞧上一瞧,好做个参照。”
  贾赦心领神会,说来这荣国府他实在住得憋屈,这二年还好些,贾琏兄弟入仕前,哪个想得起他贾赦才是荣府袭爵之人?缴上去也罢,顺势跟那一家子分开来,他还过得自在些。
  周太监见贾赦识趣,心下满意。大观园占地甚广,之前内府将宁国府收去后也并未拆除,只将先前的夹墙又原样修起,两边隔开了事。如今只要将墙一推,再按着规制把前面改造一番,可以省不少事呢。
  ******
  一时间大房二房各自筹谋,连筹划了许久的贾母八十大寿也顾不上了。但因风声早放了出去,自七月上旬,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,贾赦等少不得强打起精神来支应,将原定的连宴七日改为去寺庙做法事,并刻印经文散发,总算敷衍过去。
  八月初三是正日子,有史家、王家一班亲戚女眷,并族里几位常来往的妇女登门来贺。王夫人抱病不出,客人们也很知趣的没有提起,贾母只带着刑夫人迎接。只是不管主人也好,来宾也罢,皆知这只怕是荣国府最后的谢幕之举,于那锦绣繁华之中,未免透出一丝萧凉意味。
  大家厮见,先请入大观园内嘉荫堂,茶毕更衣,方出至荣庆堂上拜寿入席,因是刚受了斥责,便不敢叫戏班,只寻了两个嗓子好的清唱几段,然后无非听戏放赏,有终席的,也有不终席的,一时送客毕,只忠靖侯史鼎夫人带着湘云并王子腾夫人留下,另行招待。
  贾母心知王子腾夫人另有别图,略问候几句,便命鸳鸯带了她去见王夫人,又打发湘云去探春处,自与史鼎夫人闲叙家常不提。
  史鼎夫人算来是贾母娘家侄媳,因保龄侯史鼐迁委外省大员,此时不在京中,适逢卫家要迎娶湘云,忖着侄女打小儿一年里倒有半年是在贾家,如今若不让贾母过问一二,反倒显得史家过于势利了些,少不得提上一句。
  贾母近日百事缠身,忽闻此事,倒是心下欢喜:“云丫头十六了啊,也是时候了。”顿了一下,到底问出了口:“卫家那孩子,你见过么?”
  史夫人忙笑道:“我和老爷都见过的,生得齐整,学问性情都好。”若不是怕被指点,她都想说给自己闺女了。
  贾母便点点头,又问:“可都预备齐了?”
  史夫人便答道:“老爷吩咐了,大嫂当年的东西,一件不落都给云丫头带去,另按府里姑娘的规矩置办。”
  贾母也没多的话,如今她自家事尚未理清,哪还有精神去管娘家,也只能白问问。
  湘云被史家接回备嫁,与探春二人已有近月未见,说起那日情形,犹有余悸:“往日也听过哪里抄家,谁想竟叫我亲眼见了——真真吓煞个人!”
  惜春冷冷一笑:“你却好了,全当长了个见识,我们可不知道下面还有哪一出呢!”
  湘云默然,探春叹道:“那年甄家坏事,大家私下议论,说他们家里自已好好的抄家,后来果然真抄了。咱们可不也是?可知大族人家,若从外头杀来,一时是杀不死的,自杀自灭,才能一败涂地!”立身不正,谈何长久?
  探春敏慧之人,府中种种弊端皆看在眼里,便是外头的事情,她背地里也听了不少。此番抄家说来是王夫人私藏甄家财物,其实便没这事,怕早晚也逃不过一抄。
  看着风波已经过去,但要说就此无事,又谈何容易?
  解禁已过半月,姐妹俩至今还是睡不安稳,一有声响就会吓醒,只能相拥着安慰对方也安慰自已。往日里探春颇有几分自负,相比迎春,她才干容貌都胜上一筹,如今看看大房三个儿女,再相比自已兄妹几个,难免有些气闷。
  便是湘云父母双亡,昔年少不更事时还会说婶娘待她严苛,如今看来,也不过是要她磨性子罢了,早早儿为她定了亲,也算是有个归结,自己姐妹,又何时方是个了局?
  这日大朝,礼部上奏:开国荣国公之孙,一等将军贾赦,以其年事将老,精力渐衰,请将世职传与嫡长子贾琏,并纳还荣国公府。当今龙颜大悦,圣喻敕封贾琏为三品威远将军,并赏将军府一座。
  贾赦大喘口气,从此无官一身轻,尽可抱着心爱的古董,自觉再好没有。贾琏更是意外之喜,早年被人指说‘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,帮着料理家务’,他虽口中不言,心下却有些着恼,这荣国府本是我父袭爵,怎么我就成了住在叔叔家里?直到做了官,才渐渐忘怀,如今另赐将军府,自已就是名正言顺的当家主子。
  至于二叔那边,这二年行事越来越不成章法,宁可远着些。
  毕竟这世上奉养父母祖母原是正理,却没有哪家是侄儿养着叔叔一家子的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作者有话要说:  卡结尾了,肿么办?
  

  ☆、81

  圣旨既下,贾赦等打点迁居,贾政更急着寻个下处,别的犹可,宝玉和黛玉的婚事是钦定的日子,却是拖延不得的,偏他又不惯俗务,一时忙上加忙,乱上添乱,最后还是贾母将自己陪嫁的一处五进大宅给了贾政,叫人赶着收拾出来。
  因王夫人房中财物尽被充公,贾母将自己私房分出一半,交与宝玉收好,流泪道:“我疼了你这些年,如今也不要你为官做宰,你只好好跟林丫头过日子,便是在我跟前尽了孝了。”宝玉呜咽应承,大拜三拜,一步一回头地去了。
  贾赦这边,饶是有现成的房舍,到底连忙了两个月,才算将诸事底定。
  住进正院的贾赦两口子是百感交集,活了大半辈子,当了几十年大老爷,总算是翻身做主人了啊!
  凤姐儿重掌家事,虽说论规模将军府比荣国府差得远,好不过如今事事无人掣肘,刑夫人又不是个精明的,被凤姐儿几番奉承,乐得当起甩手掌柜。
  新家新气象,上下皆是井井有条,唯有两件让凤姐犯难:一是惜春,按说她虽长在荣府,却是贾敬亲女,贾敬去世,她自当回宁府守孝才是正理,只是贾珍贾蓉父子声名狼藉,那边不来接人,贾母也便不提起,如今把她往哪里安排?老太太身边也成,偏惜春性子孤拐,老太太年事已高,喜的是宝玉湘云那样会说爱笑、能热闹得起来的小辈,她在府里就一向不太上前,且又在孝期,平日里穿着浅素,饭食不动荤腥,老太太见了也未必欢喜。
  二是妙玉,荣国府被封,她自然不能再留在栊翠庵里,若按刑夫人的意思,当初王夫人下帖子请来的,自是由王夫人去安置,只是搬家时她和惜春都跟在贾母身边,也就一起来了将军府,如今却不好再把人打发出去。
  思来想去,凤姐儿将惜春跟巧姐儿安排到一处住着。巧姐儿眼看到了十岁,也该自己单有一处小院子,惜春能诗会画,让她姑姑带着学点子也好,再说身边还有个高嬷嬷,耳濡目染之下,于惜春也有益处,正是两全之举。
  横竖惜春今年也十六了,明岁孝期满后,给她相看一门亲事,好好把人嫁出去,也算尽到这些年相处的情份了。
  至于妙玉,凤姐儿可没那么多耐心仔细参详,一天趁着给贾母请安,直截了当地问起贾母和刑夫人:“若要留下呢,已经在家里住了这些年,人品性情都很知道,留下倒也合适;若不留呢,也须寻个妥当处安置才好。”
  刑夫人摇头:“我不爱跟这些人打交道。只要心诚,菩萨自然保佑的。老太太若是喜欢,倒可以留下说说话。”
  贾母皱眉:“我懒怠理她。若有积古的老人家来了,倒好说谈说谈。”
  听了这话,凤姐儿一下子想起刘姥姥,从那回老太太带着游了大观园,去时各人送了些银钱用物,时常送些瓜菜到府里,年年不空的。
  那是个淳厚老人家,人又风趣有见识。
  因笑道:“老太太不必说,我知道了。倒不是想老人家来,是想新下来的枣子倭瓜呢。”贾母先是一怔,接着也笑了。
  算算时间,刘姥姥就这几日必要来的,凤姐儿便留了心,叫人吩咐门上:“务必留下,老太太想她说话儿呢。”
  一面又打发人出去访察,找了一处院舍精洁、修持诚正的尼庵,大大布施一笔香油钱,方将妙玉送去。
  将军府诸事得宜,贾琮便把心思放在另外一头儿,他许了要替贾环谋个出路,自然不能空口说白话,但迎春产期临近,也不好总是打扰韩永,须得另想主意。
  贾环现在的处境比荣国府好一点,总算告别了‘未成年’生活,搬到外院一处小院子里,跟贾兰做了邻居。
  把数得着的几个人在心里扒拉一遍,贾琮请彭辉出面,为自己引见范述老先生。
  范老先生年近八十,看去很和气的一个人,对出主意帮着小徒弟编书的贾琮也有些好感,贾琮也不绕圈子,直接把贾环拎出来,说这是自己弟弟,仰慕老先生人品学问,想在他授课的时候旁听,态度很是恳切。
  贾环按贾琮说的,只穿了身八成新的银灰绸布衫,脚下深青布鞋,收拾得干净利落,老先生略考问几句,便捋着胡子呵呵一笑:“贾公子友爱兄弟,老朽岂有不允之理。”
  贾琮起身大礼相谢,背过头又交代贾环:“先生教的必定有大半你听不懂,只要牢牢记住,我托了彭光庭和二姐夫,问他们就好,先生是做大学问的人,莫要扰了他。”
  贾环认真应了,贾琮又往贾政新宅跑了一趟,把事情一说,贾政喜出望外,没口子地称谢,又要备厚礼送去,被贾琮拦住: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