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官家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官家- 第244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    刘伟鸿笑道:“不瞒姜行长说,我今天是有事相求,要请姜行长大力援助,不拍马屁不行啊,谁叫你是财神爷呢?”

    姜大山轻轻笑了一声,斯斯文文地说道:“刘书记,我知道你今天的意目。你在县委书记办公会上提出来,要贷款修路。估计我就是你看上的第一只肥羊了,是不是啊?”

    姜美美就有点吃惊。貌似她还是第一次听哥哥以这种轻松的语气和“申请贷款”的人说话。姜大山尽管年轻,正经是银行行长,掌舵的,每日里不知有多少人求到他门前,请他多多“帮忙”。姜大山可从来没有这么好心情过,仿佛不是刘伟鸿要向他贷款,而是刘伟鸿想给他钱。

    张妙娥更是惊讶。

    难道向人要钱,还可以这样要的?如此直白!

    但现在看来,效果似乎很好。姜大山主动提起了贷款修路的话头。若是姜大山无意,又岂会如此?只怕就算刘伟鸿提出来,他也会顾左右而言他。

    这位年轻的帅哥书记,行事当真走出人意表。

    刘伟鸿笑着说道:“我这也是试试看,有鱼没鱼,撒一网再说。不过现在,我倒是信心十足了。”

    “哦?何以见得?”

    姜大山认真地问道。

    “贷款修路这种事情,本来就比较超前,很多人都还理解不了这种方式。现在和一位精通经济建设的金融精英谈这个事,应该是最合适的了。我相信姜行长应该能够理解这种思维。

    刘伟鸿也是直言不讳,丝毫也没有拍马屁的意思了。从目前的接触来看,姜大山确实当得起“金融精英”这个赞誉。

    姜大山却微微蹙起了眉头,沉吟稍顷,说道:“刘书记,超前消费,并不见得全是好处,风险也是不小的,刘书记应该能够看得出来。”

    刘伟鸿更加认真起来,点了点头,说道:“姜行长说得很有道理,是这么回事。超前消费,在我国有一句老话,叫寅支卯粮。虽然可以让效益最大化,但风险也随之增大。效孟和风险,总是并存的。效益越大,风险也越大。所以超前消费,一定要建立在详尽的分析之上,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大势,多少要有些研究。”

    姜大山顿时大起知已之感,频频颌首,说道:“是这样的。目前因为国际形势比较紧张,国家对内采取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,银根放得比较松。全国各地,已经开始出现过热的苗头了。尤其是基本建设、加工业和轻工业,还有化工领域,过热的苗头很明显。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,很快就会全面过热,为了抑制通货膨胀,国家不可能无限制地发行货币,发放贷款。超前消费,对于银行来说,风险是很大的。一旦银根收紧,就会形成很多坏账,死账,贷款难以回笼。到那个时候,恐怕要有人对此负责。”

    说着,姜大山神情变得比较忧郁。

    经济过热,对此负责的除了政府主要官员,就首推银行负责人了。

    曹操“借人头……的故智,千百年之后,依旧是屡试不爽,很多领导都喜欢用这一招。借人头立威的人倒是没什么,被借的人就惨了,万劫不复。

    “是的,姜行长,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。确实出现了过热的苗头,也确实需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。越是市场化,宏观调控的政府手段越是效果不显,主力只能是银行了。到时候,中央领导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只会越来越大。”

    姜大山没想到刘伟鸿会完全赞同他的意见,而且说出了更有见地的言语,略感诧异之余,对刘常鸿的观感变得更好起来。

    “刘书记果然慧眼如炬,看问题能看到本质上。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……”

    稍顷,姜大山感慨地说道。

    姜美美和张妙娥有对视一眼,吃惊之情,溢于言表。

    姜大山可从来没有这样赞许过别人。

    别看姜大山外表温文尔雅,骨子里头,何等的心高气傲?他能够对刘伟鸿说出这样的话来,着实不简单!

 第257章 世界上真有刘书记这种人

    谁知刘书记刚得到“表扬”转眼就“变脸”说道:虽然如此,也不能因噎废食,银行的业务更不可能停下来,所以,放贷给信得过的单位,放给有前途的项目,就势在必行了。/  ”

    姜大山笑道:“刘书记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。老实说,夹山区在银行而言,可不是什么信得过单位。以往你们老黄书记登门,大伙都躲着他的……还有,'官家吧快速更新,与你共分享'张主任家里的那位,我们也躲着。”

    张妙娥就笑:“是啊,人穷志短嘛,没钱,谁不躲着他们啊?不过,姜行长,你别怪我多嘴多舌啊,自从刘书记去了夹山区,夹山的面貌真是大变样了,现在从干部到群众,都是卯足了劲,一门心思发展经济,很快这个贫困区的帽子,就能摘掉了。姜行长,要多支持啊。”

    姜大山微微一笑,说道:“刘书记,那你打算怎么修路呢?”

    张妙娥顿时喜动颜色,望向刘伟鸿的双眼,都是亮晶晶的。她虽然年纪不大,却也算得是“久经风浪”,姜大山这么问,就是已经有点意思了。

    刘伟鸿只有比她更加善能体察别人的心思,微笑道:“我跟县里提了个建议,城关镇到夹山镇一共是三十九公里,其中在夹山辖境内的路段是十四点七公里。这一段,归我们翻修。目前暂时只是翻修一下路面,加固,铺一层沥青或者水泥,不拓宽路面。人工我们先欠着,发动群众修路,在明年的统筹款里折抵。那么就只剩下材料和机械费用了。我们自己搞一个石场,自己碎石。这样一来,大致算了一下,如果有五十万左右,应该够了。”

    五十万加固十四点七公里的路面,其实也是很紧张的,放在后世,完全无法想象。后世的高速公路,每公里预算都在四五千万。不过眼下,却勉强够了。物价不是后世可以比拟的,再说只是加固路面,不拓宽,不架桥,再去掉了人工费用和碎石的费用,开支就要小得多了。

    姜大山轻轻叹息一声,说道:“刘书记,老实说,区委书记像你这样务实,精打细算的,我还是第一次见到。我很佩服!来,我敬你一杯!”

    说着,姜大山举起了酒杯,神情很是郑重。

    刘伟鸿也举起了酒杯。

    张妙娥和姜美美便屏息静气地看着两个男人碰杯,这一刻,竟有庄严神圣的感觉。

    有胸怀,有担当的男人,总是能让女人发自内心的崇拜。

    刘伟鸿和姜大山仰起脖子,喝干了杯中的烈酒。

    姜大山清秀的脸上泛起一丝潮红,情绪也比较振奋起来'官家吧快速更新,与你共分享',说道:“刘书记,我对你的分析基本赞同,我也认为,只要饲料厂一投入运作,盈利是可以预期的。这样吧,我原则上同意给夹山区贷款五十万,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,给你最低的。三年为期,三年内,必须本息归还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
    刘伟鸿就笑了,笑着给姜大山拱了拱手,说道:“多谢姜行长大力支持,夹山人民不会忘记你的。”

    姜大山轻轻笑了一声。

    夹山区人民会不会忘记他,姜行长不是太在意。他在意的是,刘书记会不会忘记他!

    不过看上去,刘伟鸿应该是不会随随便便就把他给忘了。

    不料姜行长笑容尚未消逝,刘书记又来了:“要不,姜行长,你再给我贷点款,也不多,再来三十万吧,我把夹山区人民医院给弄一下,太寒碜了!”

    姜大山姜美美一起瞪大了眼睛。

    不是吧?

    世界上真有这种人?

    张妙娥就抿着嘴笑,她也算是见识了。刘书记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。

    刘伟鸿却一脸理所当然的神情,似乎姜大山不再给他三十万,就是不够朋友。

    愣怔良久,姜大山不由嘬了嘬牙花子,苦笑说道:“刘书记,你这是把我当成冤大头了?”

    一句话说得姜美美和张妙娥都笑起来,望望姜大山又望望刘伟鸿,似乎觉得十分有趣。尤其是姜美美,确实是第一次见哥哥这么说话。平日里,姜大山可是最讲究风度的,过头的话,绝不会说。姜美美总觉得哥哥还太斯文了些,只怕有碍他今后的前程。

    谁知在这个刘伟鸿面前,光像是变了个人似的。

    刘伟鸿却掏出烟来,递给姜大山一支。姜大山没有多少烟瘾,但有应酬的时候,也会抽一两支,随手接了过来,刘伟鸿给他点着了。

    “姜行长,实话说吧,我这也是没办法,能想到的门路,我都试了。上回去国家计委、扶贫办还有省计委,蘑菇了老半天,才弄到一百万,全扔两个工厂里面去了。我现在手上……分钱都没有。但是夹山医院,确实条件大差。说是区医院,还不如人家富裕乡镇的一个卫生院。要设备没设备,要医生没医生,稍大一点的病,就看不了,得来县人民医院。夹山的交通又很不方便,经常会误事啊。虽然没统计过,但经常会听说有人在家里病死的。这样的情况,不在少数。没钱,看不起病,我们的群众,很苦啊!我就琢磨着,应该多给他们办点实际的事情。”

    刘伟鸿说着,也是轻轻叹了口气,年轻帅气的脸上,露出了沉思的神情。

    姜大山肃然起敬。

    姜美美也有些感动,插口说道:“刘书记,医院的建设,应该是卫生系统管的,夹山区医院,也不是夹山区公所管的吧?”

    刘伟鸿摇摇头:“程序上是这样,但县卫生局也没钱。他们也不是富裕单位。指望着县里拨款,不现实。放心,姜行长,你贷给我的这些钱,三年之内,我一定会本息归还,绝不拖欠。我可以用人格担保!”

    别人说这句话,姜大山一准当做笑话。

    人格?

    现会的官员,还有人格可言吗?

    谁要是信了这个人格,怎么死的都不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