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仙之九品芝麻官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仙之九品芝麻官- 第51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    徐世森连忙过去把他扶了起来,搀扶着他坐在了石凳上。
    秦之初苦笑着对徐世森道了一声谢,“多谢徐兄了。今天是我的劫难日,不小心着了黑如墨的道。徐兄放心,我没事,只需要稍事休息一下就好了。也请大家放心,我一定会参加三月十五日的殿试,力争为咱们豫州人争光。好了,我现在累了,想休息一下,麻烦徐兄扶我一把。”
    徐世森见秦之初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,精神又萎靡不振,心中暗自担忧不已,“秦兄,你的房间破了一个洞,不能住人了,还是换给房间吧。我的房间还算尚可,就到我那里休息吧。”
    秦之初点点头,又回头看了看房间里面。徐世森明白他的意思,“你就不要为玉玲姑娘担心了,我已经安排人把她安置好了,大夫马上就来,她不会有事的。”
    “谢谢徐兄。”秦之初又觉得眼前发黑,说话时越发的无力。他主要是精神上的疲惫,再加上受了内伤,两相叠加,对他的负面影响比身体受伤还要严重。
    徐世森不再多说,和另外一名体壮的举人一左一右搀扶着秦之初往后院深处走去。围在周围的众举人连忙让开道路,众人都用又敬又畏的目光注视他,其中龚秀珍的眼神最为复杂,除了敬畏之外,还有感激和深深的歉疚。
    秦之初变成现在这个样子,直接原因是为了给她的结义姐妹出气,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件事,秦之初屁点事都不会有。
    龚秀珍对秦之初一直充满好感,一晚上发生了这么多事情,特别是秦之初还为此遭受重创,这让她对秦之初的好感进一步的飙升,差不多到了爆棚的程度。
    徐世森两人搀扶着秦之初到了他的房间,扶着他,打算让他躺在床上。秦之初艰难地抬起手,摆了摆,虚弱地道:“我不躺,我要打坐。麻烦徐兄让人守在门口,不要让人进来打扰我。”
    感谢书友“的爆金、932384525626、黑风大圣”大大的打赏,谢谢。

第078章 帝心
    第078章帝心
    徐世森和另外一位举人退到了房间外面,那举人担忧地回头看了看,小声问道:“徐兄,秦兄不会有事吧?”
    徐世森抬头望天,灰暗的天空中,只有寥寥几颗星星发出昏暗不定的光,他叹了口气,“吉人自有天相,我们就往好处想吧。”
    房间中。
    秦之初只觉得眉心处的疼痛越来越厉害,他强忍着不适,勉力盘好腿,摆好五心朝天的姿式,闭上双眼,努力地尝试着进入入定打坐的状态。
    在精神受创,又有内伤的情况下,原本显得非常容易的事情,此时却变得十分的艰难。从一开始,经脉、上丹田的阵痛就让他难以保持心态的平静,他努力了好久,终于赶在天将要亮的时候,秦之初的呼吸才变得均匀起来,缓缓地进入到了打坐入定的状态中。
    《成仙大法》运转了起来,秦之初没有在黑暗的入定世界中停留,而是调集起体内残余的天地灵气,滋润着受损的经脉、穴道。他必须要抓紧了,他的穴道和经脉之间有一层隔膜,导致他至今还不能在经脉中蓄积天地灵气,如果不能赶在它们全部消散前,将它们利用掉,它们就会慢慢地消散。
    紫禁城内。
    天还没有亮,顺德帝就从龙床上爬了起来,在太监、宫女的服侍下,更衣净面,食用早膳,准备一会儿到太和殿,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早朝,与文武百官共商国是。
    这时,一个大内侍卫模样的人走到了殿门口,“陛下,臣有事情禀报。”
    顺德帝让大内侍卫进来,大内侍卫跪下磕头,三呼万岁后,站起身来,把不久之前发生在豫州会馆的事情,一五一十的向顺德帝进行了汇报。皇帝几天前见了秦之初一次后,就留下了两个人暗中观察秦之初,秦之初的一举一动,都由专人向顺德帝进行报告。
    顺德帝默默地听着,中间没有查问过一次。大内侍卫汇报完了,顺德帝也喝完了一碗贡米熬制的米粥,他用一块从没人用过的干净毛巾擦了擦嘴,“朕知道了,你下去吧。”
    大内侍卫退了下去,顺德帝起身,苏培荣连忙过去,拉开龙椅,防止皇帝磕着碰着。
    “万岁爷,用不用奴才派个人过去探视一下秦之初?”大内总管太监揣摩着皇帝的心思,问道。
    顺德帝不置可否,“想为朕做事,想要做一个合格的臣子,就要敢作敢当。主动招惹麻烦,就要有被麻烦找上门的觉悟。如果连这一点都悟不出来,又没有能力解决麻烦的话,朕要他何用?”
    苏培荣暗中一惊,他服侍顺德帝多年,一听顺德帝的话,就知道顺德帝有让秦之初自生自灭的意思在里面,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顺德帝要再好好考验秦之初一次。这是要让秦之初自己挺过这一关呀,如果挺不过去,顺德帝就有不用秦之初的趋势。
    苏培荣又想起了前几天,他和顺德帝共乘一辆马车离开豫州会馆时,顺德帝对秦之初赞不绝口的情形来。两相对比,越发地觉得顺德帝的心思不是那么好琢磨的。
    顺德帝到底是喜欢秦之初,还是不喜欢,这是个值得他苏培荣好好研究的问题。
    在京城这个地面上,最不缺的就是王公大臣,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知县、知府,到了京城后,别说是面对那些王公大臣了,就算是站在王公大臣的门房面前,都很难直起腰来,“宰相门前七品官”,这句老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    王公大臣也是人,是人就要有吃饭睡觉的地方。按照《大周会典·工部》这部国家法典的规定,皇帝住的地方叫皇宫、紫禁城,亲王、郡王住的地方,叫做王府,国公住的地方,叫做国公府,再往下,侯爷、伯爵爷等住的就没有资格称“府”了,只能称为“宅”,称“第”。不过老百姓没有那么多忌讳,一般也会称之为“某某府”。
    大周王朝有六大国公,分别是楚国公、齐国公、赵国公、魏国公和韩国公、燕国公。这六大国公在京城都有一大片宅子,其中以楚国公府最大,最为奢华,又以燕国公府占地最小,相对比较简朴。
    京城有条著名的朱雀大街,老百姓称之为公侯大街,这里是贵族扎堆的地方,不说别的,单单国公府就有三座,分别是赵国公府,魏国公府和韩国公府。每座国公府都能占半条街去,国公府内宅邸无数,雕梁画栋,小桥流水,极尽奢华之能事。
    朱雀大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,韩国公府位于朱雀西大街的北面,大门坐北朝南。整个朱雀西大街的临街的一面,都被高高的围墙围着,有数里之长。
    韩国公府大门阔三间,府门口有两尊大石狮子,朱红色的大门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不知多少铜钉。两旁的楹柱上镌刻着一幅楹联,上联是“枫叶荻花秋瑟瑟”,下联是“闲云浮影日悠悠”。府门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,红底金字,上面写着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“敕造韩国公府”。
    在韩国公府的后宅,有一个面积不小的花园,此时虽是早春,但是花园之中,已有杨柳吐绿了。
    在柳树垂下的绿色丝绦的隐绰中,有一件显得极为朴素的房子,竟然是用茅草做的顶,木头做的墙,房子外面用荆棘的枝条扎成了围墙,多半人高的树枝捆扎而成的柴门紧闭。
    韩青石就跪在柴门之外,他的额头上已经发青,上面沾染着尘土,这是他刚才跪在地上磕头时,以额触地沾染上的。
    “老祖宗,那秦之初是我的结拜大哥,对我还有我娘有活命之恩,如今他有难,我不能见死不救,请你无论如何都要救救他。”
    草房之中没有任何的动静,韩青石其实并不知道草房里面有没有人,如果有人,住的又是什么人,他只是曾经偶尔听知情的下人嘀咕过,说这里住着一位高人,就连韩国公遇到了难处,都要过来找这位高人商量。
    韩青石实在是没招了,他爹韩国公几乎每晚就住在国公夫人那里,半夜三更的过去求见他老子,势必会触怒国公夫人,弄不好会再给他还有他娘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。于是,韩青石灵机一动,跑到了这里,跪下磕头求人救命。
    只是韩青石注定要失望了,他一直跪在天亮,响头磕了不知多少,额头都淤血了,草房之中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传来,倒是把已经起床的韩国公给惊动了。
    感谢书友“念佛因成佛果”大大的打赏,谢谢。

第079章 清血丸
    第079章清血丸
    “爷,我总算是找到你了。快跟我走,国公爷让你到书房见他。”韩忠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,“哎呀,我的爷,你这是怎么了?额头咋就肿成这样了?”
    韩青石若无其事地从地上爬了起来,“我爹叫我什么事呀?”
    韩忠摇了摇头,“奴才不知道。爷,我听说你昨天晚上一个人都没带,就出了府门。不是我这个做奴才的说爷你,你这样做,冒失了。大房那边恨不得将你和夫人置之于死地,爷你只身出门,不是给大房那边制造机会吗?”
    韩忠自从白虎岭一事后,得到了韩青石的信任,有些原本不应该由家丁口中说出来的话,他也敢在韩青石面前说了。他这话是真心地替韩青石考虑,毕竟国公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他是韩青石的手下,韩青石在韩国公府混得不好,他也没好处。
    韩青石嗯了一声,“爷知道了。行了,别废话了,赶快跟爷一起去见我爹。”
    韩青石带着韩忠到了前院的书房,韩国公名曰韩启明,五十岁出头,正当壮年,精力旺盛。他坐在书房的书桌后面,身穿一身家居常服。在书案的旁边,还站着一个人,三十左右,气度沉稳,浓眉大眼,他就是韩国公的嫡长子,韩国公世子,韩青石的同父异母的大哥,小公爷韩青玉。
    韩青玉的衣着要比韩国公正规多了,头戴东坡巾,身着青色行衣,腰系玉质纽扣青色大带,脚蹬同色云头鞋。
    韩青玉因为是国公世子,注定了将来是要做国公爷的,所以并没有任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