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谢池春 作者:九斛珠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谢池春 作者:九斛珠- 第82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  出宫的路上没有人敢说话,都是沉肃缄默的模样,哪怕各自辞别,也只是转瞬即逝的低语。然而有郭舍和太子在场,虽非剑拔弩张的情形,那一股暗涌却是悄然激荡,在场众人心知肚明,就连每个表情都控制得小心翼翼。
  韩玠与高诚同行,也只拱手为礼而已。
  宫城之外并没有通宵亮着的灯盏,一眼看过去只是黑漆漆的一片,韩玠抬头,极远的北方,云层略显单薄,似乎有些微月光露出,在天穹中透出微亮。
  今夜,怕是有很多人会彻夜不眠。
  而明日,那股暗潮终将化作骇浪。
  临睡前摸着胸前的伤口,韩玠嘘了口气——还好今日未将谢家牵连进去,只是有些日子不能去见谢璇了,希望她也能沉得住气。
  
  晋王之死在第二日传遍京城,宫廷内外尽是哀声。
  恒国公府自然也收到了讣闻,因谢缜是刑部侍郎,这回自然也更忙碌些,老夫人和隋氏那里忙了起来,谢璇倒是无所事事的。
  过了两天,谢璇的三叔谢缇回来,老太爷便趁着晚间谢缜在府里的时候召众人商议分府的事情。谢纡那里铁了心,岳氏纵然不乐意却也奈何不了,于是朝堂上下忙于晋王的事情,谢府这里则悄悄的分府了。
  谢璇在得知结果后,便将应春的卖身契偷偷送了回去。
  九月初的天气渐渐转凉,谢璇因为脖颈上的淤青尚未散尽,每日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棠梨院里呆着的,如此时间久了,难免心焦——距离晋王之死已经过去了六七天,外头暗潮涌动,整个恒国公府上下却是风平浪静,探不到此案的进展,更不可能放她在这个时候出府。
  韩玠也没有再现身,叫谢璇也格外担心。救走晋王后伪装成被猛兽吃掉的场景,想要瞒过青衣卫、瞒过元靖帝和郭舍那些老狐狸,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。
  那一日晋王跌落悬崖的时候也就只有韩玠跟着跳下去,结果没能救下晋王,他会不会被迁怒?又如何解释他回到玄真观救她的那段时间?他冒了那样大的风险,将矛头指向郭舍的时候,会不会遇到麻烦?
  而晋王,他的处境又是如何?
  心焦之下,她前所未有的开始期盼韩玠的到来,于是往谢澹那里跑得愈发勤快。可韩玠像是有意避开似的,连着七八天都没有露面,甚至连消息都没传递两句,叫人愈发忐忑。
  谢澹倒是安之若素的。
  他对晋王的印象固然不错,却也没太多往来,感叹惋惜了一番之后,依旧是如常的读书、习武。因韩玠近来格外忙碌,也没有时间来指点他功夫,谢澹还趁机去找了一回唐灵钧,可惜唐灵钧被唐夫人困在府中,近来也没多少出来的机会,谢澹只好收心到功课上。
  到了重阳这一日,京城外有名的登高之处竟都是冷淡清净,没了往常茱萸菊酒飘香的热闹景象。
  在恒国公府里,晋王之死加上要分府,这一日自然也没什么热闹事情可做,除了两杯例行的菊花酒之外,再无他物,于是谢澹和谢璇便往舅舅陶从时那里去了。
  陶家的氛围也颇低迷。
  高阳郡主算是宗亲,如今晋王身故,连日的丧事下来,也是累得够呛。
  谢璇见着高阳郡主的时候,就见她脸带憔悴,显然也是为此事伤怀不少。她知晓内情却绝不能言说,看到高阳郡主这般情状是有些心疼,难免劝慰几句,高阳郡主便十分感叹,“惟良那个孩子,唉,真真是可惜了。我先前听着媛儿说,你跟他还挺谈得来吧?”
  “晋王殿下性好山水、深习佛理,跟他说话很有意思。”谢璇也叹了口气,“上回在南御苑的时候,他还教我和表姐投壶呢,可惜了。”
  “是啊,咱们皇帝膝下三子,太子秉性仁善,越王就那个样子,就数惟良这孩子最有灵气,会读书、性情又好。我只当他将来能做个闲散富贵的王爷,谁知道……”高阳郡主唉声叹气一番,又道:“罢了,这回备了极好的螃蟹,咱们待会过去尝尝。璇璇,今儿我们还请了青青过来,你……”
  “玉虚散人?”谢璇一怔,随即摇头道:“请谁过来全凭舅母安排。”
  “我只是怕你和澹儿不高兴。”高阳郡主有些劝慰的意思,“其实当年青青也有她的苦衷,这么多年在道观里熬着,她也不容易。”
  谢璇沉默着点了点头,不反驳也未应和。
  她又何尝不知道高阳郡主的苦心?这位舅母虽然出于亲王府中,却从无骄纵之气,这些年与陶从时感情和睦,对待几个外甥也是极好的——像谢璇初初重生时要请清虚真人过来,高阳郡主都没深问原因,二话没说就帮她请过来了。
  如今她这样劝说,自然也是一番好意,怕她像上次的谢珺一样,让人尴尬。
  谢璇抿了抿唇,稍稍倾向高阳郡主怀里,“舅母,我知道你是为我和澹儿好。上回姐姐见着她的时候,确实有些尴尬,不过姐姐也有她的难处,毕竟是亲眼看着母亲离开,哪能轻易释怀的。”
  “我知道珺儿的脾气,所以今儿没敢邀她过来。璇璇,我只问你,你怎么想?”
  “我能怎么想呢?出生之后就没见过她,去年五月里才第一次跟着舅舅过去,该说的话也说了。舅母,我不恨她,也未必喜欢她。今日她过来,我保证不会闹脾气,可是——”她抬起头,神色间到底有些落寞,“我也对她端不出笑脸。”
  高阳郡主便是一笑,“还是璇璇懂事。”
  “至于澹儿,我上回问过他,他跟我是一样的。舅母,母亲这个字眼对我和澹儿来说都太陌生,今日舅母的好意我们明白,只是……”
  “我知道,不会强求。”高阳郡主一笑,牵着她的手出了屋子,外头陶媛、陶温和谢澹在那里填九宫格玩。
  高阳郡主招呼着几个孩子到了厅中,那儿的小宴已经摆上了。不过毕竟是晋王新丧,高阳郡主也没心思去用什么靡费之物,除了那上好的螃蟹之外便是些清清淡淡的家常小菜,连酒都没放。
  花厅的另一侧,陶从时则和陶青青并肩走来。
  陶青青今日并未穿道袍,而是换作家常衣裳,头发以玉钗挽起,缀以珠环,此外别无一物。修长的身上则是对襟秋衫和素色襦裙,颜色不算鲜亮,花样也只是平平,然而她气质冲淡宁静,容貌又极美,哪怕是不饰脂粉,瞧过去也自有值得品咂的味道。
  见到谢璇姐弟俩的时候,陶青青脚步微微一滞,随即微微一笑,上前道:“璇璇,澹儿。”
  不像上回见到时候的激动与心酸,这会儿倒带有融融之意。
  这样的态度之下,连带着谢璇心里那点尴尬都散了不少,只是称呼上觉得别扭,还是叫了“玉虚散人”,陶青青也没说什么,在陶从时和高阳郡主的招呼下入座。
  这花厅设在后园之中,旁边便是一大丛菊花,陶温正是顽皮好动的时候,这时节已经采了好大一束菊花过来,吩咐丫鬟们插瓶后摆在旁边的小几上,倒是格外漂亮。
  谢璇紧贴着陶媛坐下,表姐妹俩天然爱美心性,对着那菊花也颇眼馋,手边没有茱萸可用,便各自为对方簪了一朵。旁边陶从时瞧见了,笑道:“既是一家人,就不能厚此薄彼了,媛儿给你母亲簪一朵,璇璇,你来帮我挑一支。”
  这花儿挑出来,自然是要谢璇给陶青青的了。
  高阳郡主记着刚才谢璇的话,才要宽解,就见谢璇依言伸出手去,从中挑了一朵极美的胭脂点雪递过去。这支花正是盛放的时候,玉白色的花瓣细长润泽,末端微微卷曲,如美人垂颈含羞,团团簇簇的围在一处,盛美异常。
  陶青青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看向谢璇。谢璇对陶青青的隔阂一时间没法消去,也没跟她对视,只是将花枝交到了陶从时手中。
  陶从时笑了笑,吩咐丫鬟取过旁边寸长的美人颈胭脂红瓷瓶,将这支花放在其中,而后摆在陶青青的旁边。
  陶青青的面容很美,这么多年冲淡宁静,修得眉目婉转,肌肤细腻胜雪,只是疏于修饰,略显单调,如今花映人面,更增几分娇美。她的性子宁静,也衬得起那玉白之色,眼光流转之间,渐渐有了三十岁女子该有的盛美之态。
  谢璇虽说不能尽释前嫌,偶尔目光瞥过去,心中还是暗暗赞叹——
  当初在玄妙观见到陶青青的时候虽也觉得她好看,只是那时记着玉虚散人的身份,目光总落在那袭道袍上,未曾认真看过她的容颜,这会儿她重回玉钗长裙,虽非胭脂红妆,却也是韵味动人。
  难怪那个叫宋远的将军一直在等她,这样美的女人,满京城也找不到几个。
  这般胡思乱想,到一顿螃蟹吃完,陶从时、高阳郡主和陶青青留在一处说话,陶媛则带着谢璇、谢澹和陶温三个在花丛间戏耍。
  陶媛是个娇憨的性子,知道谢璇和谢澹的身世,也晓得谢璇对陶青青的芥蒂,没人处吐了吐舌头,道:“我还以为你还对姑姑有芥蒂,白担心了半天。今儿你选的那花真好,姑姑好久没那么笑过了。”
  “笑?”谢璇歪了歪头,“她笑了么?”
  “你有意不看她,姑姑又不会笑出声来,自然看不到。”陶媛拉着谢璇的手,多少有些感叹,“姑姑来这里已经很多回了,每回都像是眉间有愁似的,说话也总寥落。璇璇,你是没瞧见,刚才姑姑的目光一旦落在那支花上,就会不自觉的笑起来,眼神都柔和了很多很多。我从没见过她那样。”
  是么?刚才陶青青没什么大反应的时候,谢璇甚至还觉得有些尴尬,没想到陶青青居然是有反应的。
  旁边谢澹恰巧听到这个,也凑过来道:“我也看见了,她一直偷偷看姐姐呢。灵钧哥哥总说姐姐长得好看,如今我总算明白姐姐为什么越长越漂亮啦!”——那自然是女承母貌,天生丽质。
  这甜甜的小嘴儿叫谢璇忍俊不禁,“你喜欢她?”
  “也许吧,就是觉得她笑起来很好看,比夫人和二夫人她们都好看多了。”
  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