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青梅煮酒话西汉文景之治 作者:史杰鹏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青梅煮酒话西汉文景之治 作者:史杰鹏- 第17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把薛称为靖郭。(如果此说属实,则靖郭即薛,属于鲁国,也不在齐国的范围内,故址今天的山东滕州东南。) 
刘恒亲眼目睹了在齐王的号召下,吕氏家族惶惶不可终日而遭到灭亡的全部过程。那时朝中虽然功臣如云,可是没有一个人敢于篡夺汉家天下,一方面在于他们互相之间不服气,另一方面显然也因为忌惮东方的众多刘氏诸侯王,而后一个原因更为重要。刘恒既然当了皇帝,防备东方诸侯王才是第一要务。在那些诸侯王中,最强大,在血缘上又最具有争夺地位可能的就是齐王和淮南王。 
当初刘章和刘兴居本来就想拥立他们的哥哥齐哀王刘襄为皇帝,只是因为群臣的反对,才没有得逞。文帝对此却一直耿耿于怀,于是在诛除诸吕的斗争中功劳最大的这两个宗室,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,仅仅割了齐国的几个郡,分别封他们两人为城阳王和济北王了事,而先前功臣们是答应事成后封刘章为赵王(吕禄的封国),封刘兴居为梁王(吕产的封国)的,文帝显然是故意贬低了他们的功劳。 
这里还要先提到汉朝列侯的分封惯例。原来那些诸侯王的子弟和外戚,如果被封为列侯,封地一般都安排在诸侯王的国境内,不会从汉朝疆域内再划出一个县来加封,汉朝一点都不吃亏。比如齐王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,他的封地朱虚县就在琅邪郡境内,汉初属于齐国。但文帝这次封淮南王舅赵兼,却把他封在淮南国外,显然是为了防止赵兼成为刘长的羽翼。一般来讲,君主幼小之时都比较信任外家,年富力强的舅舅更被视为依靠,所以历代帝王对外戚专权都比较防备。何况汉朝刚刚经历了吕氏外戚专权之患,齐王和淮南王之所以不能立为皇帝也是因为他们的外家名声不佳,对他们的外家,刘恒是重点提防的。赵兼如果呆在淮南王身边,很可能会为淮南王出谋划策,惹是生非。 
至于齐王的舅舅驷钧,一向品行不好,被视为恶人,刘恒自然更加警惕,靖郭表面上属于齐国的济北郡,但是在第二年,刘恒就把济北郡割给了刘兴居,封刘兴居为济北王,实际上也不在齐国境内了。 


小章:第七集

但是刘恒的这次举措在长安列侯们的抵制下遭到了失败。 
住在京师的列侯们,谁都不愿到自己的封地去,谁都想保留京城户口。列侯们都是开国元勋,呆在中央可以有很多方便,远离政治中枢不合算。再说京城的基础设施完备,各个店的货架上高级奢侈品琳琅满目。要是到地方上去,就算有钱,只怕也买不到自己惯用的品牌,非常不便。更何况有些功臣的封地还在南方,那时的南方哪怕是江浙,都不像现在这样风景优美,而是地广人稀,极为荒凉,而且又湿又热,蚊虫和血吸虫奇多(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体内就发现大量血吸虫卵),北方人根本过不惯。只怕住不到两年,就会因水土不服,染上瘴疠挂掉。除此之外,更重要的还有一种心理上的愤懑。你想想,他们都是为汉朝天下立过汗马功劳的骁将,当他们在马上斩将搴旗的时候,贾谊只怕还是他老爸身上没有成熟的一粒精子呢。他们怎么会服气?所以当即纷纷表示,贾谊的建议完全是瞎搞。骂得最凶的四个人是绛侯周勃、颍阴侯灌婴、东阳侯张相如、御史大夫冯敬,以周勃为首的数百个功臣联名上书道:“这个洛阳小子年纪轻轻,仗着读过几本书,有张文凭就自以为是,竟然插手国政。我们认为这家伙想篡党夺权,请陛下明鉴。”言下之意就是,贾谊这小子这么乱搞,已经引起我们大伙的公愤了,皇帝您就看着办罢。 
有周勃出头撑腰,其他列侯也因此都装聋作哑,或者编造理由搪塞,总之是不肯奉行。文帝一看没辙了,自己才即位一年,地位不太稳固,硬搞恐怕会出乱子,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而且,因为丞相陈平又病亡,按照功劳和威望的排名,周勃应该重新继任相位。文帝心里虽然不愿意,但又怕周勃等人有想法,只好重新拜周勃为丞相,很快,刘恒又把周勃重新拜为丞相,以慰抚显然有些不满的功臣们。 
让列侯回封地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,接下来的大半年,刘恒也并没有闲着。不久贾谊再次上书,强调东方诸侯王的叛乱可能性,请求文帝削藩,同时封自己的亲生儿子为诸侯,以捍卫长安。还自告奋勇要率领属国攻打匈奴,用绳子系住匈奴单于的脖子献于朝廷。文帝觉得贾谊书生气十足,对他攻打匈奴的建议一笑置之,但是认为他提出的封自己儿子为诸侯王的建议非常好。于是当即下诏,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为代王、太原王、梁王,这三国的国土都在天下险峻处,而且离长安很近,原先的代国国都在中都(今山西平遥),现在分为代国和太原国两个国家,前者的国都在代(今河北蔚县),后者的国都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梁国的国都在睢阳(今河南商丘),基本上对长安形成了拱卫的架势,任何来自东方、北方的威胁必须得经过这三个王国,才能危及长安。景帝时期,吴楚七国之乱,七国军队就是在梁国的拼死抵挡下,没有前进一步,为汉朝的大规模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而且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出,刘恒一直保持着对东方同姓诸侯国的警惕,虽然他能当上皇帝完全是拜了这些诸侯王所赐。 
也许觉得不好意思,刘恒在这次分封三个儿子之前,首先下了一道诏书,诏书上说:“当初赵幽王被吕后逼死,我很难过,之前我已经封了他的太子刘遂为赵王,我认为刘遂的弟弟辟强以及齐悼惠王的儿子朱虚侯刘章、东牟侯刘兴居有功,也可以封王。” 
接着他就分封了刘辟强为河间王,刘章为城阳王,刘兴居为济北王。 
刘辟强倒没什么,刘章和刘兴居心里则很不高兴,因为在剿灭吕氏的政变中,周勃等一干功臣们是答应事成后封刘章为赵王(吕禄的封国),封刘兴居为梁王(吕产的封国)的,刘恒因为听说刘章和刘兴居曾经想拥立他们的哥哥齐王刘襄为皇帝,心里很不满,所以一直没有兑现功臣们的诺言,这次要封自己的儿子为王,才敷衍了事地先分封了刘章和刘兴居。城阳和济北不过是一个郡,比刘章、刘兴居当初期望的差得老远,谁碰到这种情况会心里好受?由此可见,刘恒虽然本性仁慈,但并不大度。这也难怪,任何人面临皇位这个诱惑,恐怕都大度不起来。 


小章:第八集
 
接下来刘恒消停了一阵,抓了几件实事。首先废除了“诽谤妖言”之罪,给予老百姓一定的言论自由。接着又给郡太守颁发了虎符,虎符铜铸,分为两半,右半留在长安,左半赐给太守,如果皇帝要发兵,必须派遣使者带着右半虎符到郡,和太守手中的左半虎符合上才可以。这个举措很重要,避免了太守擅自发兵造反的可能,也标志着刘恒的地位进一步稳固了。 
在这年的年底,刘恒还专门下诏书,声称免去老百姓这年的一半田租。接着就到了十月新年,过完新年,刘恒紧接着又下了一道诏书,重提“列侯之国”的旧事,再次敦促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。而且这次他是来真格的,因为他首先免去了周勃的丞相职位,在诏书里,他说得很冠冕堂皇: 
以前我曾经下诏,让各位列侯回自己的封地,列侯们都找出种种借口,不肯奉诏。丞相周勃,是我最器重的人才,我看就让他老人家为大家作个表率,先回到自己的封地去罢。 
十二月,刘恒果断地让颍阴侯灌婴接替了周勃的职位。周勃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封地绛国,当富家翁去了。 
当然,刘恒在办这件事的时候,同时也采取了安抚的策略,把受周勃等人嫉恨的贾谊也同时贬到了长沙,去当长沙王的太傅。 
汉代初年,诸侯国的太傅比郡国的太守地位高,显然比贾谊原先担任的二千石太中大夫要高,贾谊算是升官。但是,长沙地势卑湿,经济不发达,一般人谁也不愿去,怕染上瘟疫早死,所以实际上还是贬官。事实上贾谊自己非常忧伤,在长沙写了两部文学作品《哀屈原赋》和《鵩鸟赋》,抒发自己的落寞心境。 
贾谊写赋发牢骚,那是他自己的事,在国家机器的暴力面前,文人笔杆的力量是苍白的,所以鲁迅说,就连骨瘦如柴的李贺也不肯老老实实地坐在家里写诗,而幻想“见买若耶溪水剑”,学点杀人越货的武艺;而在专制帝王面前,再忠心的臣子也不过是一枚旗子,关键时候就会被无情地剔除,这行为有个美名:丢卒保帅,只不过帝王们自己永远不会做卒子。何况比起他身后的晁错来说,贾谊的命算是好多了,他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做官,而晁错因为他的忠心,连命都没保住,被他冷酷的主子从腰部斩为了两截。 
有了周勃带头,其他的列侯们都乖乖回到了封地中。在西汉文帝三年的十一月,从长安到天下郡国的干道上,华贵的轩车、辎车相望于道,排成长龙,每日都有列侯在长亭和京城的朋友们洒泪告别。与此同时,齐王的舅舅驷钧和淮南王的舅舅赵兼,也分别无可奈何地离开在齐国、淮南国的都城,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靖郭和周阳。虽然他们现在郁郁不乐,但从长远来看,这对他们是件好事。后来淮南王刘长因为谋反被杀,赵兼就因为不住在淮南国而没有遭到牵连。 


小章:第九集

搞定了以上的事之后,还没等刘恒来得及喘息。北方又出问题了。 
原来匈奴右贤王带着他的骑兵,侵扰汉朝的边境北地郡(治所在今天的甘肃庆阳西北)位于黄河南部的地方,刘恒思前想后,决定亲征,于是率领人马驾幸甘泉宫(西汉有名的离宫,在今陕西淳化县北),同时派遣丞相灌婴攻击匈奴,右贤王见汉兵势大,也不想恋战,带着抢掠的物品退回了匈奴大漠。但是这次匈奴的入侵让刘恒有点害怕,他命令大肆征发士卒,交给卫将军管辖,加强长安的防卫力量。他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