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末传奇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明末传奇- 第718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皇太极同样认为,这一天为时不远了。

阿巴泰率领后金鞑子撤离了北直隶,留下的是孤鸿遍野、千里无人烟的情形。

北直隶已经被阿巴泰彻底的蹂躏。青壮被劫掠,老弱妇孺被残杀,有些地方上百里看不见人烟,要知道这里可是大明京城所在地,原来是大明最为安稳和富庶的地方。

后金鞑子撤离的消息,迅速传到了京城。

皇上和内阁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自始至终阿巴泰都没有攻打京城,也没有表露出来这样的意思,这让皇上相信了。后金鞑子尚没有攻打京城的能力,也没有在关内立足的能力,其主要的想法是劫掠钱财。

后金鞑子撤离,让诸多军队的压力骤然减轻,接下来该怎么办,是不是按照内阁原先确定的部署去执行,这是皇上和内阁需要思考和决定的事情。

北直隶的百姓对朝廷大军的痛恨,丝毫不亚于后金鞑子。

朝廷大军的心思根本没有在抵御后金鞑子方面。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劫掠百姓上面,北直隶千里无人烟的局面。其中也有朝廷大军的功劳,他们每到一处,残忍的劫掠百姓,甚至集体屠杀百姓,杀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,当然这一切的罪过。最终都计算到后金鞑子的身上,朝廷大军是没有任何责任的。

更加令人不解的是,内阁其实也收到了对诸多总兵的弹劾,却无动于衷。

朝中还是有少部分的忠臣,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。大胆揭露军队之中的暴行,可惜的是他们的忠心得不到重视,其中的部分人被迫辞去官职,成为平民。

郑勋睿在京城布下的暗线,时时刻刻都注意这些官吏的行踪,在一些官吏辞去职务,成为平头百姓的时候,他们则趁机蛊惑这些人到南京去。

如此做的效果很好,大部分辞去官职的官吏,在暗线的保护之下,离开了京城,前往南京,暗线将这些情报禀报给南京,郑勋睿也下达了命令,务必要保护这些人的安全,让他们取道山东前往南京,而且驻扎在山东的郑家军,还派遣了军士保护这些人的安全。

后金鞑子虽然撤离了,可北直隶已经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地方。

紫禁城,乾清宫。

内阁大臣、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,悉数都集中在这里,他们需要讨论朝廷下一步的行动,做出重要的决策。

讨论已经持续了半个时辰的时间,意见依然没有能够统一。

以内阁首辅钱士升为首的一帮人,认为目前的情况之下,朝廷的主要精力是平复北直隶各地的创伤,让老百姓休养生息,同时命令淮北的漕运总督府,必须要开始运送漕粮,以维持北方的运转,以内阁次辅杨嗣昌为代表的一帮人,认为朝廷大军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,前往河南与山西等地,剿灭以李自成为首的流寇,彻底稳定北方的局势,当然杨嗣昌认为北直隶各地也需要安抚,但围剿和安抚两件事情可以同时进行。

两方的态度没有办法调和,这让朱由检无法做出决定。

朱由检如今最为倚重的是杨嗣昌,对于钱士升等人已经有了一些看法,按说他是应该支持杨嗣昌等人的意见的,不过凭借着朝廷如今的实力,想要大规模的征伐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,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,若是出现再次的失败,朝廷就真的无法支撑了。

朱由检并不是傻瓜,对于自身所处的境地,还是有一些了解的。

争论依旧在持续,就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来说,大部分的人是支持钱士升的,认为目前的情况之下,北直隶各地需要安抚,需要休养生息,若是这个时候再次引发征战厮杀,朝廷根本就无法维持,老百姓也无法承受。

在这个争论的过程之中,所有人都回避了两个方面的问题,其一是李自成送来的文书,愿意效忠朝廷,只要能够被册封为大顺王就可以了,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湘王郑勋睿,郑勋睿在南方所有的做法,完全脱离了朝廷,而且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敕书,在南方已经没有丝毫的作用,南方一切的事情都是郑勋睿说了算。

这是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,内阁不愿意面对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,就无法争论清楚。

内阁之所以回避这两个问题,关键还是在于皇上。

皇上的想法,内阁基本是清楚的,迄今为止皇上都不愿意承认面对的失败,认为南方依旧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下,认为李自成只不过是侥幸取得胜利的流寇,甚至认为朝廷最终是能够彻底打败李自成,同时孤立郑勋睿,让郑勋睿不得不降服朝廷。

皇上有了如此偏激的想法,内阁是绝不会去触碰禁区的。

这也就导致了争论迟迟得不到最终的结论,皇上也是无法左右摇摆。

内阁没有能够拿出来最终的决定。

诸多的内阁大臣离开乾清宫之后,朱由检阴沉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。

“王承恩,你认为内阁的提议如何。”

“皇上,奴婢认为内阁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来建议的,钱大人提议稳定北直隶,殊不知若是北方不能够稳定,北直隶根本就无法稳定,杨大人提出征伐李自成,殊不知朝廷已经没有那么强大的支撑,后金鞑子在北直隶劫掠,已经让朝廷疲于应对了。”

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如释负重的神情,其实他也有这样的想法,只是不愿意说出来,还是王承恩了解他的心思。

“那你说说,朕应该怎么办。”

“皇上,奴婢认为目前情况下,朝廷首先需要稳住郑勋睿,要求漕运总督府恢复漕运,在稳定郑勋睿的同时,派遣大军围剿李自成,北直隶各地的安抚,可以要求地方官府去做。”

“你这个建议,与杨爱卿的建议差不多啊。”

王承恩有些头疼,他已经在建议之中明确提出了稳定郑勋睿的意见,这是内阁根本不曾提出来的,要说这个建议是完全不一样的,试想一下,朝廷大军去征缴流寇了,郑勋睿趁着这个时候朝着北方发展,那岂不是大祸临头了,当然还有稳住后金鞑子的建议,王承恩不敢提出来,他在皇上的面前也不能够随便说话。

看见王承恩没有开口说话,朱由检一下子明白了什么,脸色瞬间变化,不是很好看了。

“王承恩,你说的有道理,朕明白了,就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,今后你多和杨爱卿协商,下一步该如何做,杨爱卿的建议还是有一些道理的。”

一场如此重大的商议,就这样盖棺定论了,要说这个方案是不错的,可惜王承恩没有将所有的话语都说出来,那就是如何在稳定后金鞑子和郑勋睿的基础之上,在集聚了足够力量的基础之上,有效的剿灭流寇,稳定北方。

朱由检的思想已经有些偏激,但身边没有谁提醒了,也没有谁敢在朱由检面前说真话,连续的打击,让朱由检听不进任何的意见建议,也让朱由检认为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为着自身的利益做事情的,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大明的天下。

第八百零八章好大的博弈

皇太极一直都是看不上大明流寇的,尽管说李自成已经攻下了太原府城和开封府城,已经展现出来其厉害的一面,要不是范文程获取到诸多的情报,清楚的反映出来李自成的实力,提醒李自成已经成为大清国的对手,或者是可以利用的对象,皇太极依旧不会在意,在皇太极看来,大明主要的力量或者对手,一个是大明朝廷,另外一个就是郑勋睿和郑家军。

随着范文程源源不断提供的情报,皇太极终于开始重视李自成了,得知李自成麾下的军士超过了五十万人,力量已经变得异常强大、甚至可以直接进攻大明京城的时候,皇太极是很吃惊的,一番仔细思索之后,他敏锐的察觉到,真正能够动摇大明朝廷的,或者说能够让大明朝廷轰然倒下的,很有可能是李自成。

范文程也做出了这样的分析,李自成被大明朝廷视为流寇,纯粹就是造反,所以做事情没有多少的顾忌,只要机会有利就会采取所有的行动,进攻大明京城以及推翻大明朝廷,在李自成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郑勋睿就不一样了,被崇祯皇帝敕封为王爷,做事情怎么都是要思前想后的,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,是不会举旗造反的。

也是因为范文程的提醒,皇太极将重点关注的对象转移到李自成的身上。

情报的作用是巨大的,此番阿巴泰率领八旗军横扫北直隶,依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情报,郑家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战斗厮杀之中,与之前的态度完全不一样,范文程从京城方面获取到的情报表明,郑勋睿基本不听从朝廷的号令了。

这些异常重要的情报。让皇太极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之中。

内心里面,皇太极最为担心的就是郑勋睿和郑家军。

郑家军控制了辽南大部分的地方,等于是在大清国的身边安插了一枚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,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,皇太极是绝对不会放心的,可惜依照大清国目前的实力来说。是没有办法直接进攻郑家军的,郑家军不仅仅是掌控了辽南大部分的地盘,而且掌控了所有的海域,其水师的力量同样是巨大的,大清国若是对辽南的郑家军发动进攻,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陆地上的郑家军,还要面临郑家军水师的进攻。

如何能够削弱郑家军的实力,为大清国占领中原、壮大力量争取到必要的时间,这是皇太极最为主要的任务。不过目前情况来看,完成这个任务好像没有多大的可能性。

范文程再次呈奏情报的时候,皇太极没有如同往常一样马上打开,而是将文书放在了御案上面,微微的叹了一口气。

大政殿里面只有皇太极和范文程两人,皇太极的这个动作,当然引起了范文程的注意。

“皇上,此番获取的情报。。。”

“文程。先不要说情报的事情,朕想听听你对郑勋睿和郑家军的看法。”

皇太极的这个询问。有些摸头不知脑的意思,不过范文程是清楚的。

“皇上,奴才知道,郑勋睿和郑家军已经成为我大清国最大的威胁,大明朝廷维持的时间不可能很长了,目前已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