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末传奇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明末传奇- 第368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郑芝龙盘踞在福建一带,依靠着强大的船队。控制了海上的运输,每年从中获取的收入达到了千万两白银以上。早就超过了朝廷全年能够得到的实际赋税的收入,可以说郑芝龙通过控制海上的运输道路,富可敌国。

郑勋睿岂会忘记这一块,一旦能够腾出手来,他肯定要插手海上贸易的事情,已经归总督府直接管辖的蓬莱水师。正在逐渐壮大起来,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,蓬莱水师将成为海上的巨无霸,到了那个时候,郑芝龙就没有说不的机会了。

从这些方面来说。郑勋睿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。

但做好这些事情,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,那就是必须有得力的人去做,必须在大范围内获得支持,特别是郑勋睿所依靠和信赖的官吏,必须要支持。

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。

调整赋税结构,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事宜,关乎到郑勋睿未来的发展,朝廷是不是支持,郑勋睿无所谓,他也没有打算让朝廷真正的支持,但总督府、淮北府州县的官吏,是必须要支持的,不仅仅是支持,很多时候还要参与其中。

譬如说洪门惩治那些不愿意缴纳赋税的商贾的时候,这些商贾到府州县衙门甚至是总督府去告状,那是肯定不能够得到支持的,不仅得不到支持,府州县以及总督府的官吏,还要毫不留情的予以训斥,只有做到上下一心了,商贾才会乖乖的服从。

商贾之厉害和精明,自古皆然,他们会找寻一切可以突破的地方,巧妙的加以利用,以从中获取到最大的好处,一旦淮北府州县衙门和总督府在调整赋税的事情上面,都出现不同的声音了,可想而知商贾和士大夫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。

史可法、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进入到东林书屋。

郑勋睿没有啰嗦,简明扼要的解释了调整赋税的思路。

史可法等人听的目瞪口呆,等到郑勋睿说完之后,史可法禁不住开口了。

“大人,朝廷一再强调藏富于民,不可与民争利,至于说有功名之读书人,不承担赋税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,淮北要是调整赋税结构,岂不是会遭遇朝廷的责罚。。。”

史可法的话语,代表了众人的想法。

史可法说完之后,郑勋睿毫不客气的开口了。

“所谓的藏富于民,不与民争利,我看这些都是幌子,史大人、马大人、粟大人,你们都在北方为官多年,知道北方百姓的情形,藏富于民、不与民争利与他们有关系吗,他们饭都吃不上了,还藏什么富,你们跟随我到南方来的时间也不短了,接触了不少的商贾和士大夫,他们是如何的富裕,如何的奢侈,你们也应该清楚,朝廷所谓的藏富于民,其实就是保护这些商贾和士大夫的。”

“流寇的肆掠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朝中某些人所谓藏富于民的论调形成的,北方的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,南方的商贾和士大夫见死不救,一毛不拔,反而大呼藏富于民,眼看着府州县被流寇攻破,北方局势不稳定的时候,士大夫和商贾想到的是保全自身利益,甚至是纸醉金迷,全然不关心,他们甚至阻止任何调整赋税的政策,不愿意拿出来一钱银子。”

“我们若是还要保护这些人的利益,那就是眼睁睁看着大明江山被这些人掏空。”

“太祖皇帝尊重读书人,免去他们所承担的赋税,这本是鼓励更多的人读书,让朝廷能够从中挑选更多的人才,治理地方,当初太祖皇帝免去有功名的读书人之赋税,那也是有条件的,仅仅是免去读书人赖以种植和养活家人的耕地,少则十余亩,多则百亩土地,可如今的情形如何,士大夫和商贾购买和兼并的土地,动辄达到百顷、千顷甚至是万顷,这些士大夫和商贾倒是不用承担农业赋税了,可相应的农业赋税,却落到了百姓的头上。”

“种田纳税,天经地义,百姓都明白的事情,士大夫和商贾会不明白,可惜在利益的面前,士大夫和商贾的节操全部都不存在了,他们被利欲蒙蔽了心智。”

“这样的情形,必须要得到改变,否则北方的大乱,迟早延续到南方,到了那个时候,就算是有圣人降临,也无法挽救破败的局面了。”

“前些日子,内阁居然再次提议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,我是坚决反对的,所谓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,就是让百姓承担的,崇祯元年,东林党人建议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,结果导致了北方大规模流寇的造反,教训还历历在目,我真的不知道朝中有些大人想干什么。”

“不管是士大夫、商贾还是寻常的百姓,都是大明的子民,都要承担责任,最直接的表现,就是在赋税方面,这一次我是下定了决心,若是有士大夫和商贾胆敢反抗,那他们就等着家破人亡,等到他们成为了赤贫的百姓之后,看看他们是什么想法。”

“你们都是我最为倚重的人,各自负责一方面的事宜,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,就算是不能够彻底明白,也要支持我做好调整赋税的事宜。”

。。。

郑勋睿的话语,让史可法等人低下头沉思。

郑勋睿说的全部都是实话,而且是实际情况,史可法、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,都在北方做官多年,老百姓的苦楚,他们亲眼见过,来到淮北之后,士大夫和商贾的富庶,的确让他们吃惊。

有些道理其实很简单,一旦说出来之后,谁都会明白,可一旦牵涉到自身的利益,任你说破了嘴皮子,人家也不会认账,谁都想着维护自身利益的。

郑勋睿要打破这样一层的利益格局,肯定会遭受到巨大的阻力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
良久,史可法抬起头。

“大人的意思,下官明白了,大人的话语一针见血,令下官感觉到羞愧,如此简单的道理,下官一直都不是很明白,大人之要求,合情合理,下官一定竭尽全力,支持大人之决定。”

马士英和粟建成也跟着表态了。

应该说史可法、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,长时间跟随在郑勋睿的身边,而且负责一大块的事情,见识是不一般的,对于郑勋睿说出来的道理,也能够很快的明白。

马士英等人表态之后,郑勋睿脸上露出了微笑。

“调整赋税的事宜,下个月就要开始进行了,到时候我们会遇见很多的麻烦,只要我们上下一心,就能够克服任何的困难,希望你们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。”

第四百一十六章利益触角

转眼到了六月初十。

在调整赋税的事情上面,郑勋睿是非常谨慎的,他专门抽出时间来,罗列了方方面面的关系,并进行了综合归纳。

徐望华、郑锦宏、杨贺、刘泽清、洪欣涛、洪欣贵、洪欣瑜、王允成、苏从军、苏蛮子、王小二和洪明成等人,是他的绝对心腹,这些人的忠心是不需要怀疑的,其中杨贺与王允成率领的三万郑家军将士,驻扎在蓬莱城和复州一带,洪欣涛率领的五千郑家军将士,驻扎在陕西西安一带,郑锦宏率领的一万五千将士,驻扎在淮安一带,而郑家军将士的总人数,业已达到了五万人。

郑家军是郑勋睿的绝对依靠,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,调整赋税的事宜最终是不是能够成功,很大程度上面是需要依靠郑家军的震慑力。

当然还有另外的两股力量,其一是蓬莱水师,已经扩充到五千人,由郑家军副总兵王允成兼任水师总兵,原水师总兵丁宝坤出任副总兵,从这个程度上面来说,水师基本成为了郑家军的一部分,其二就是洪门了,可不要小看洪门,其核心力量,悉数都是从郑家军之中抽调将士组成的,绝对服从郑勋睿的指挥。

南京户部尚书杨廷枢、理漕参政史可法、督催参政马士英马士英、押运参政粟建成、淮安府知府马祝葵、扬州府知府罗昌洛、庐州知府李长顺、凤阳府知府黄辉旭、徐州知州马代坤、复州知州顾梦麟、金州知州曹驰、山阴县知县李攀龙等人,则是拥戴郑勋睿的官员,这些人都是有着忠君思想的,一旦郑勋睿和皇上发生冲突,这些人恐怕会出现犹豫彷徨的情形,可郑勋睿相信。这些人最终是将偏向他的。

郑凯涛、文坤、梁兴力和赵单羽等人,则是郑勋睿的家人,毫无条件会支持他。

此外还有几个身份较为特殊的人,郑家军参将马祥麟,上一次郑家军大调整的时候,郑勋睿思忖再三。暂时没有调整马祥麟的职务,这并非是他吝啬,而且因为马祥麟的身份过于特殊了,要知道马祥麟最终是要统领白杆兵的,若是在郑家军之中地位太高,引发了朝廷的注意,肯定会产生非议,至少会有人怀疑郑勋睿是不是想着吞并白杆兵。

还有就是徐吉匡、宋理、丁宝坤和马奎峰等人,徐吉匡是原山阴帮帮主。丁宝坤是蓬莱水师原总兵,马奎峰是上元县知县,宋理是在复州之战中投降过来的汉兵原千户,这些人之中,徐吉匡和丁宝坤慢慢开始融入到圈子之中,宋理暂且不说,马奎峰也有可能在不久的时间之后,完全投靠郑勋睿。

朝廷之中的张凤翼、杨一鹏以及秉笔太监高起潜。和郑勋睿之间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,谈不上什么特别友好的情分。毕竟这些人的地位甚至比郑勋睿还要高。

在罗列了所有关系之后,郑勋睿内心更加有底气,这么多年的奋斗,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,这也能够保证他放开手脚做事情。

五月底,郑勋睿与史可法等人交底。六月初,郑勋睿与淮北四府三州的知府知州和部分的知县交底,而后郑勋睿给驻扎西安、复州和蓬莱等地的杨贺、洪欣涛和王允成等写去了书信,告知他们淮北即将出现的震荡。

可以说郑勋睿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。

迎娶徐佛家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,可到了这个时候。郑勋睿更加的忙碌,调整赋税的事宜,是他亲自掌控的,徐望华、郑锦宏、洪明成和徐吉匡等人,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,就等着郑勋睿一声令下了。

淮北大大小小的商贾上万户,其经营情况,洪门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摸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