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虎狼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虎狼- 第40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    许平默默地与吴忠对视,后者从他的眼睛中看不到一丝的妥协。忍无可忍的吴忠重重地一拍桌子,拿起自己的头盔,愤愤然地拂袖而去。
    许平缓缓转回身,看着满屋鸦雀无声的参谋军官,说道:“我们继续。”
    ……
    转天一早,许平就把厚厚的推演报告书递交给张承业。长青营的营官细细地读着,无声地念着其中的关键判断,还偶尔向许平询问上两句。报告的最后几页是许平写的推演总结,他对整个计划的观感、推论和改进建议,这一部分张承业看得尤为仔细。读完后他轻轻地把最后一页合上,抬起头来直视着许平,问道:“结论就是可行,对吧?”
    “是的。”许平简短地答道。
    张承业轻轻拍打着桌上的报告,对许平说道:“吴将军昨晚就找过我了,他宣称不会在这份报告上签字。”
    这原在许平的预料之中,他严肃地点点头,道:“那么大人会签字么?”
    张承业重重地往椅背上一靠,道:“在我决定签字或是不签字之前,我想听听你的说法。”
    “末将确实修改了推演中的一些步骤,但是末将以为这些修改都是在裁判的职权范围内。”
    “裁判确实有权对一些推演步骤进行修改,”张承业身体猛地前倾,两肘撑在桌面上,双手握在一起:“但是那只能是重大的不合理命令,而不是规则本身。”
    所谓重大的不合理命令,在新军条例中,是指通过一些场外因素获得不应该知道的信息,从而做出的判断。比如,扮演某一方的参谋人员,根据对方扮演者的表情变化而猜测对方的虚实,或是根据对方查看规则表的注意力所在,判断对方隐藏在手里的棋子。如果裁判认为,一个决定是根据诸如此类的场外因素而做出的,那他就有权要求扮演者做出合理解释,甚至直接宣布命令无效。
    许平毫不犹豫地迎着张承业的目光,道:“末将以为,让十几队互不统属的游骑哨探发起协同进攻,就是重大的不合理命令,所以末将不承认在这种命令下所取得的战果。”
    “推演并不完善,每天新军教导队都进行无数的推演来完善规则。如果你对规则有任何意见,都应该按照正规的途径把你的意见上报,而不是在推演中自行修改规则。”张承业说完后一阵摇头,道:“参谋部要求的报告是建立在这些规则上的,参谋部要看到的是根据这些规则做出的推演结果。如果这就是你的理由的话,这个报告我不能签字。”
    “大人,末将在教导队学习战棋推演时,宋教官首先就声明,推演的意义是在于帮助指挥官做出正确的判断,这也是明文写在推演条例那本书的扉页上的。”许平平静地和张承业对视着,后者正严肃地看着他,全神贯注地等着他的下文。许平道:“末将以为,推演是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,而不是让我们去对明显荒谬的结论视而不见;推演是要帮助我们完善计划,而不是让我们去做出荒谬的计划;这个推演结果很可能决定了新军参谋部给长青营的具体命令,不但影响整个战局,更关乎本营在战场的命运。于公于私,末将以为都应该给参谋部一个更贴近实际的报告。不知道末将的话,大人是不是认可?”
    张承业紧闭着的嘴微微一撇,双手十指交叉在一起,视线转向一边。许平也不再说话,而是等候着长官的决定。两个人就保持着各自的姿态陷入沉默中。
    在张承业再次开口前,他又一次举起那份报告,沉甸甸在他手中仿佛有千钧之重。他对许平说道:“如果这个计划被否决,我不知道参谋部会有什么新的打算。但是如果你错了,参谋部根据这个结果下达正式的命令,那么我营就有被包围的危险,你可明白?”
    “大人,如果我营被叛军主力从侧翼攻击,那么后路确实可能会有危险。但是想靠十几队游骑切断我们的粮道、阻断我们的退路,这绝不可能!”
    “许将军,你敢说没有万一么?”
    “大人,世上哪有万无一失的事情。”许平看着张承业手中的那份报告。这份推演他一直做到昨天深夜才结束,后面的总结更是他的心血结晶:“但是末将以为,如果一万次里有一种情况会发生九千九百九十九次,另一种情况只会发生一次,那我们写在报告里的,应该是那种会发生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的情况。”
    “宋教官跟我说过,你的口才是很好的。嗯,对了,贺将军也说过,你的话总是能打动人心。”张承业把报告放回桌面上,垂下眼看着它,道:“但是你应该再写一份正式的报告,把你对现有规则的质疑上报。”
    “回大人,末将已经写好了。”说完许平就从怀里又掏出几张纸,把它们呈递给张承业,当其他人在完成推演报去吃饭睡觉时,许平仍连夜工作,把自己的想法和改进意见尽数写出。
    张承业伸手接过许平的另一份报告,把它平放在一旁。他又翻开那份推演报告,提笔署上自己的名字:“这份报告本将认可了。”
    “谢大人。”许平紧跟着又是一抱拳:“末将告退。”
    “嗯,去休息吧。”把推演结果装进公函袋后,张承业埋头翻看着许平的第二份报告,头也不抬地说道:“年轻气盛是一件好事,但是应该用在敌人身上,而不是用在自己人身上。以后要注意和同僚说话的口气。”
    “谢大人教诲,末将明白。”
    ……
    “张伯伯久经战场,他是爱才啊。”听许平叙述了一遍经过,黄姑娘先是感慨不已,略一沉思后又盯着许平说道:“许将军其实很狡猾,这招好像已经用过一次了,在德州对贺叔叔说的话好像也类似。”
    “本来就是堂堂正正的道理,何来狡猾一说?”许平笑道:“唯有大公方能无私,贺将军是这么评价我的。”
    “欺心的骗子……”黄姑娘笑道:“贺叔叔向我爹转述许将军在德州城下的那番慷慨陈词时,可是非常受感动啊。”
    许平只是笑笑没有说话。
    黄姑娘又评论道:“但是话说回来,条例就是新军的规矩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像许将军这样敢于修改的人很少见。”
    “末将也认为条例制定得非常好。”许平脸上全是敬佩之色,口气也非常诚恳:“一个人只要能通过教导队的考核,熟记条例,那么一旦上了战场,十次里他至少可以做出五次中规中矩的判断,剩下的几次也不会太差。而其他各军没有这些复杂的条例,大部分官兵十次里能有一次不犯错就很了不起了。如果没有条例可以遵循,那么只能从实战中一点一点地摸索。就算有少数人能积累起经验,达到十次里有五次判断正确,不知道在此之前已经付出了多少代价。”
    “但是?”黄姑娘盯着许平抢先替他说出转折词。
    “但是,”许平一笑,道:“大多数新军官兵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忘记了侯爷制定这些条例的初衷。”
    “所以英明俊武如许将军这般的,自然就不能受条例的束缚喽?”黄姑娘拖着长音,句末的音调也提得高高的。
    “小姐谬赞了,许平愧不敢当。”嘴里虽然这样说,许平脸上可没有一丝羞愧的意思,显然把黄姑娘的挖苦尽数当作赞美收下。
    不等许平再故作谦虚,黄姑娘就飞快地告诉他:“随后三日,请许将军自行练剑吧,有一个姐妹要出阁了,我要去和她说几句体己话,帮她做点针线活。”
    许平奇道:“小姐也会做针线么?”
    黄姑娘反击道:“总比许将军的剑术要强多了。”
    许平大笑起来,笑过后他追问道:“不知道小姐的那位闺中之友,末将可曾识得?”
    “许将军当然不识得!”黄姑娘瞪了许平一眼,道:“我想许将军大概是问她的府上,那个许将军也许知晓……”
    黄石有个义弟名叫张再弟,就是他的一个女儿即将出嫁。黄姑娘感慨一声:“张婶一连生了三个女儿,没有儿子。张叔叔就娶妾生子,现在家中甚是不宁。”
    许平不知道这是黄姑娘在同情姐妹,还是有感而发,所以没有搭话。不过他记得黄姑娘的两个庶母都逝世很多年,镇东侯府应该没有这样的问题。在许平胡思乱想的时候,黄姑娘又伤感地说道:“家严曾说,人想一天不安宁,就打家具;想一年不安宁,就盖房子;想一辈子不安宁,就娶二娘。”
    虽然许平不知道黄姑娘到底是怎么想的,不过他很确信这是镇东侯在有感而发,黄姑娘说完后似乎也自觉失言,回头正好看见许平脸上表情变幻,怒道:“话虽这样说,但我爹娘自然不一样。”
    许平忙不迭地把头点得如同鸡啄米:“那是,那是,当然。”
    黄姑娘似乎想起了什么,自言自语道:“为什么女子就不能传家呢?”
    有很多读者用来猜测的外传,都属于作废设定,例如那个什么《宫变》已经是作废了两年之久的设定了,其他很多外传也一样,很多我甚至都忘记曾经有过这样的设定了,结果又被热情的读者们找到了……
    至于我博客上的外传、窃明里的外传,不是全部设定都被推翻,但是还是有些差异的,一切变动,都以本书最终设定为准。提前声明,免得到时候看到不符又说我诈赌。!~!
    ..
第二十四 临行
    这个问题在许平看来很简单。中国自古由父亲决定孩子的血缘,所谓“父血”的说法深入人心。这个理论认为,母亲只不过类似于胎儿成长的培养皿。
    许平自然而然地说道:“人当然是要姓父亲的姓喽。”
    黄姑娘大声道:“我爹说,孩子是从父母两边各继承了一半。”
    但许平却很不以为然,随口反问道:“那为什么不论男女,都是长得像父亲呢?”
    黄姑娘不服输:“不对,孩子也是像母亲的。”
    在许平看来孩子被母亲血脉滋养十个月,长得有些像自然毫不奇怪,不过他不想争下去,微笑道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