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三国策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新三国策- 第267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    雁北骑整齐有序的疾冲让散乱的敌骑惊惶无措,随着闪动着夺目寒光的战刀肆意挥舞,鲜血飞溅,十几个诸黄的斑点直落到地上,重重摔出沉闷的响声。试图螳臂当车的游骑甚至来不及出一声哀号,就划成了半空中飘散的碎片。

    单个对战不行,那就以整体来弥补不足,这样的战法是张辽在寿春苦苦思索的对敌法子。从最初的这一轮冲锋看,张辽整训数年的效果很是不错。

    “传令左右两军,冲击敌阵后翼!”曹彰策马在高岗上瞧见战况不利,熟谙骑兵战法的他略为思夺之后,便想到了破敌之法。

    张辽的锥形冲锋队形呈三角配备,正前方人数最少,但却战力最强,就算是有人丧失战斗力,也很快会被其它的人顶上位置。如果在正面与冲阵硬拼,正好让张辽的整体优势得以挥,因此,要击破张辽,就必须择其薄弱痛击之。

    锥形阵的弱点在哪里?就在其后翼。随着战斗的延长,需要补充的士兵会越来越多,后阵防守的漏洞就会因为人数上的不足而越明显。

    “不要理会后面,全向前!”几乎在曹彰下令反击的同时,张辽也向身后的勇士们传达了冲锋的指令。

   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!

    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弱点,以便一击制敌。

    出于对自己武力的自信,曹彰没有命令左右军向高岗收缩,这使得他的身旁只有百余骑护卫着。在张辽看来,曹彰就成了这战场中最薄弱的一环。

    “杀!”

    时间在瞬间凝固,当张辽举枪冲近的一刻,曹彰的黄澄澄双眸中,除了眼前这个魁梧身材的男子,不复有其它人。

    横槊格挡,曹彰直感觉到一股浑重无比的力量从槊身冲入身体里,他的另一只手不自禁的握上了槊柄,双臂使将开山之力一直是曹彰最引以为豪的能力。他本以为单手格挡就能卸下张辽的枪劲,却不想张辽的力量竟也不输于人。

    “黄须虎贲,果然名不虚传!”张辽双手握住微微颤抖的绝命夺魂枪,略一打量对面的曹彰一眼,又自合身扑上。

    现在,不是感慨赞叹的时候,战事胶着,宜在战决。若是等到周围的曹兵围拢上来,局势将完全被敌所掌控。

    “来而不往非礼也,去死吧,张辽!”曹彰冷笑着翻转槊身,向着冲近的张辽疾刺过去。这一刺蓄满了曹彰全身的力量,经过州刚

    第一回合的较量,曹彰轻敌之意已去,争雄之心顿生。

    “卟——!”槊破甲衣,曹彰这一刺重重的挂破张辽的左胁。

    “想不到是这么容易!”曹彰大喜过望。

    但还没等到他回过神来,却意外的现张辽已用右手擒枪逼近自己的面门。

    “啊!”曹彰惊叫一声,激变中翻鞍滚落马背,就在这突然的变化中间,曹彰的束已被张辽的这一枪挑落。也幸尔是他反应得快,否则的话头颅就要搬家了。

    “保护少将军!”一名近前示好的稗将连声大喝着,指挥军士抢下曹彰。

    双方战马奔跑之势头在这一合之后尤没有用尽,等到张辽回马过来想再要撕杀时,已有数十名近卫围到曹彰的身边,明晃晃的刀枪如林直指着张辽。

    就在片刻之间,杀敌的时机失去了!

    在高岗的周围,乱哄哄的一片喧哗,到处是燃起的火把,有大批的曹兵向山上涌来,得到中军遭袭消息的其它曹军终于赶到了!
第四卷 蜀道难 第二百零六章 并肩御敌
    新的一天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,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。

    经过一夜与雁北骑的混战,曹彰所部已疲惫不堪,因此,他们虽然逐次包围了凌统部占据的各个山头,但却无力再起进攻。

    援兵为了决定胜负的最后因素,曹彰能够指望上的是即将由灵壁开来的曹操中军。而凌统、张辽呢?他们的援兵又在哪里?

    乌江畔,由淮水驶入的楼船终于靠岸,在高宠的统领下,贺齐、蒋钦的三千水师齐齐登岸,作为当初北伐军的后备队,这三千水师原本担负的任务是保障南北运输的通畅,现在,他们的任务则变成了救援。

    除了这三千人外,其它的一万七千名北伐士卒不知下落,诸葛亮、陈登、张辽、凌统、李通这些个将领是生或是死,高宠也已许久得不到可靠的讯息。

    “这都是我的失误——”高宠在船板上顿足捶胸,然而这又岂能只怪他一个。

    从客观上说,这次北伐完全是狂热冲动下的产物,江东的民众在接连的胜利面前,已经失去了往昔敬慕中原的那一份虔诚,在经济上逐步取得领先之后,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军事上也证明自己,然而,事实的结果却刚刚相反,一切都还需要时间。

    而在地理上,南方与北方相比,也有很大的不足。由于山岭的阻隔,荆北一带高宠军数万精锐对于淮北的紧急战况支援有限,而中原的一往平川却能让曹操能从容的从河北、司隶调来兵马。

    在北伐的人数上,除去三千水师驻留寿春后备外,此次随同诸葛亮直接北上作战的只有一万七千人,张辽的雁北骑兵二千四百人,陈登方陵部七千人,李通的江夏子弟五千人。凌统的宿卫营二千人,加上诸葛亮身边的随从参谋、斥侯等六百余众。这样的兵力如果单独的用在突击上,堪堪足够,但偏偏主将诸葛亮在占据了细阳、灵壁、萧关之后,眼界过于执着在巩固已占领土上,一个都不能丢,一个都不能少。不断的抽调有限的兵力又被分散到这几处地方,结果等曹操大军袭来时。一个都守不住。一个都逃不了。

    细阳的陈登部由于被抽走了四千精锐到彭城,结果以三千老弱敌曹操数万精兵,一战即溃大败而走,连陈登也失散于乱国中不知去向。

    灵壁李通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,在曹操兵围城池里,李通手里能够动用的兵力只有四千人,比陈登稍稍强一点,而本是攻击先锋的雁北骑有一千人被派出去守了萧关。这样一来,本来尚有战斗力的队伍因为建制的混乱而战略锐减。

   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原是为了分散反对者的力量,通过调动兵力将陈登、李通的权力削弱,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,然而,这般内斗的结果却使得北伐部队大伤元气。

    唯能大弃者,方有大智慧。

    这些年来,高宠每每能在看似无望的逆境中奋起,拥有的就是决断的勇气,敢于取舍的霸气和临危不惧的义气。

    与之相比。诸葛亮的所谓智谋弃其量只能是小智慧,每得一处总有一大过。这才是他在蜀中节节败退的根本原因。

    从主观上讲,高宠的责任是他已隐约猜测到了诸葛亮的计谋,却没有对其它将领进行足够的提醒,以至于北伐军在决策时诸葛亮一家独大,隐登、李通等人的反对意见也因为张辽的支持而变得苍白无力。

    对于自信预先判断的他没有想到会生徐庶遇刺的事件,这一由小人物引的突然变故让高宠滞留在金陵一时难以脱身,而这间接导致了整个北伐行动大权旁落,操之过急。

    高宠的失误、诸葛亮的私心加上司马懿的诈降计策,失败就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渐渐形成,现在,能够挽回败局的只能靠将士们的英勇了。

    “宠帅,斥候探报,西面诸频山一带火光四起,喊杀声震天,有可能是突围出来的队伍。”蒋钦猛然从一艘斥侯船上跃上楼船,高声叫喊道。

    “探听到是哪一路兵马吗?”贺齐急问道。

    “曹兵将诸频山一带山道完全阻断,斥候无法进入,所以——!”蒋钦低下了头,在6上作战对于水师来说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,方才有一小队斥候和曹军骑兵遭遇,几乎全部损命。

    “公奕、公苗,不管是哪一路兄弟,我们都必须接回来,你们两个随我左右,登岸接战!”高宠一下抖落披在身上的大氅,抢身跳下战船。

    见高宠如此奋不顾身,其余的将校自然个个不甘落后,每一个人都知道尽快赶到诸频山增援的重要,早到一刻,就能多挽回一条江东子弟的性命。

    灵壁南,距垓下七里。

    曹操的中军在被困兽犹斗的李通部拖了一整天后,终于得以甩开拼命阻拦的对手,朝曹彰所处的地方而来。

    李通不愧是擅守的大将,一个灵壁城区区不过方圆一里,城中百姓也不过千人,却在李通的守御下让曹操一时进不得,又退不得。

    曹操本打算先围城再慢慢收拾城中的守军。但就在张辽在垓下激战的当夜,李通可能预感到了什么,不反常态频频不计损耗的突袭经过的曹军,让曹军的辎重部队损失巨大,无奈之下,曹操只得下令李典、曹洪两支主力原地坚守防备李通的攻击,其它部队为防不测,也留待天明之后再行开拔。

    就是这一个看似稳妥的决定,让张辽有了展现他神通的机会,这也是一个令曹操在以后倍感遗憾的决策。因为,等到他的大部队赶到垓下时,这里已是一片死尸堆积的坟场,而当他立即下令杀至诸频山时,命运捉弄,高宠却又比他先到了一步。

    “天不佑我,奈何呜呼。”事后,曹操在退兵途中仰天长叹。

    其实,这又关天何事!如果没有张辽的不放弃,如果没有凌统的始终不弃,如果没有高宠决然增援的信心,如果没有李通顽强的牺牲自己,战争的天平又怎么会靠向高宠这一边。

    诸频山,青山为战而变色。

    鼓声阵阵,夺人心志。

    高宠骑在烈焰宽厚的马背上,手中的长梢象一把出鞘将飞的利剑,锋芒直逼狭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