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官》

下载本书

添加书签

高官- 第30节
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
原来,青儿是他们的小女儿。青儿和姐姐都很懂事,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,可是,青儿家里的生活太困难。父亲有病,不能干体力活。母亲是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,每个月才挣二百元钱,实在是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。万般无奈,母亲决定,正在县城读高中的青儿姐姐,和马上就到乡里上初中的青儿,只能有一个人继续上学读书,另一个回家帮父亲下地劳动。

高官 第三部分 《高官》第十章(炫)

平时十分要好的姐妹俩,面临的选择太残酷了。

姐妹俩都非常喜欢读书,渴望着通过这个唯一的方式跳出农门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可是,机会却只有一个。骨肉亲情,让姐妹二人无法抉择。

母亲同样难以决断。两个女儿,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,她实在无法割舍。

一天前,母亲把姐妹俩叫到身边,说:“孩子,你们都是我的亲女儿,都是我的心肝宝贝。可是,家里快支不开锅了,爹和娘实在没有办法了。你们也别记恨爹娘,这是命啊!”

母亲让姐妹俩抓阄,竞争继续读书的机会。母亲的手心里有两个小纸团,谁抓到没有写字的空白纸团,就把继续求学的机会让给另一位。

姐姐说:“妹,你先抓吧,姐留在家帮妈下地干活,供你念书。”

妹妹说:“姐,你都读高中了,快迈大学的门槛了,还是你先抓,你继续上学。我留下来,干几年活,再读书也不晚。”

母亲强忍着泪水。她心里十分清楚,姐妹俩虽然互相谦让,可是,心里都充满了上学读书的渴望。因为,这是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。

“这样吧,妹妹年龄小,姐姐应该让着点,让妹妹先抓吧。”母亲说着,把握着两个纸团的手,伸到了小女儿的面前。

小女儿颤巍巍的手伸了过来,犹豫了一会儿,选择了其中一个纸团。打开纸团,小女儿“哇”的一声哭了起来,纸团是空的,没有字迹。

其实,两个纸团都是空的,抓任何一个结果都是一样……

今天,姐姐背着沉重的书包,与妹妹依依惜别,到县城继续读书去了。母亲和青儿为姐姐送行,送了很远很远。回来的路上,青儿对妈妈说,自己想一个人走走,采点野花,摘点野果带回去。

母亲以为小女儿心情不好,想散散心,便同意了。

回到家的母亲,发现了青儿的遗书。正在焦急中,母亲听到了青儿跳崖的消息……

不管怎么说,青儿没有死,村里人都很高兴。青儿妈妈灵芝背起女儿,高高兴兴往家里走去。

3

谷川跟在接未归的身后,走进了一家小院。他没有更好的选择,只能投宿在接未归的家里。在农村,客人借宿,一般都选择到村干部的家里。一方面是因为村干部的家里条件相对好一些,另一方面,村干部的家里比较安全。

山坡小院很清雅。墙上挂满丝瓜,篱笆上爬满豆荚,菠菜绿油油的叶子,沐浴在温煦的夕阳下,给人一种幽美、恬静的感觉。

一排枫树默默挺立在墙边,像一队士兵列队,向来人行注目礼。

谷川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。他怎么也没想到,在这陈旧农舍点缀的山坡上,会有这样的小院景色。

屋子里也很整洁,东西两间住房,两铺炕。两个屋子中间,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。这是典型的北方农家住房格局,谷川十分熟悉。

面对着的,是红枫湖的一个水湾。房屋显然是经过改建,院落和环境也重新修整过。可是,谷川还是认出来了,接未归的家,就是自己当年和枫妹经常光顾、并且取名为涵碧居的地方。

让谷川感到惊讶的是,屋子里简易书架上摆满了书籍,除了农业技术方面和文学艺术类书籍外,还有不少政治方面的。有一些政治人物的传记,谷川都没有读过。(炫…书…网)

吃过了晚饭,谷川和接未归坐在小院里的葡萄架下,天南地北地说着话。

从说话中谷川了解到,接未归没见过父亲。母亲去世后,居住多年的老屋在一个雪夜里有所损坏。两年前,他又重新修整了这里的房屋和小院。

高官 第三部分 《高官》第十章(8)

“你母亲……”谷川问道,他很想知道二十多年来,枫妹是怎么生活的。

提起母亲,接未归的情绪有些激动。他说,母亲的命太苦了。在这条件十分恶劣的大山里,一个女人拉扯着一个孩子生活,日子要说多难有多难。

刚记事时,接未归最大的愿望是能吃饱肚子,吃上一顿玉米面糊糊。可是,终日以野菜为生,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。他常常半夜饿得睡不着觉,捧着母亲干瘪的乳房不停地吸着。

母亲轻轻拍打着儿子的后背,悄悄地落泪。

不知为什么,那时的冬天格外冷。接未归冷得无处躲无处藏,只好钻进母亲的怀里,靠母亲的体温给自己取暖。坐在炕头的母亲,晃动着身子。待在母亲的怀里,让接未归有一种躺在小船船舱里的感觉。风啊,浪啊,都被船身挡住了,船舱里成了无风无浪的世界。

有时候,接未归感到奇怪,别的小伙伴们都有爸爸,自己怎么没有呢?他跑去问妈妈。那一天,妈妈正在山上砍柴,听到儿了的话,一慌神儿,柴刀砍在了手上。

“妈妈,妈妈,你的手出血了!”接未归喊道。

妈妈却愣在那里,一动不动,任手上的血流淌。

“妈妈,妈妈,人家小伙伴家都是爸爸上山砍柴,妈妈在家做饭。我们家为什么没有爸爸砍柴呢?”接未归又问。

“妈妈,妈妈,我们去找爸爸吧,让爸爸给我们砍柴,你回家给我做饭吃。”接未归哭喊着,抱着母亲的腿不放。

母亲还是什么也不说,雕像般望着远山。迷茫的目光中,充满了期盼。

接未归的名字,是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取的。那位老爷子,据说曾经在山外的什么地方读过两年私塾。在枫桥村,这位老人是最有学问的人了,给村里新出生的孩子取名,似乎已经成为他的专利。

接未归,意为枫妹怀上儿子后,天天站在山梁迎接孩子的父亲归来。可是,却始终未见孩子父亲归来。

这个名字的寓意过于残酷,让人心酸得落泪。

尽管枫妹口风很紧,死活不肯说出接未归的父亲是谁。但是,村里人都知道她肚子里怀的是谁的种儿,知道接未归是谁留下的根儿,但大家都不明说。村里人在心里记恨着谷三,骂这个忘恩负义的杂种,诅咒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断子绝孙、不得好死。

接未归小学毕业后,便下地干活。懂事的他,常常把母亲背到家门前山梁上的枫树下。让双目已经失明的母亲坐在那块长满青苔的巨石山,“眺望”着远方的崎岖小路。自己默默地到地里除草、施肥。接未归的心里在流泪、流血,却始终不问母亲在痴等什么,不问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谁。他不忍心揭开母亲心灵深处的伤疤,更不愿提起那个从未见过面的负心父亲。

有时,母亲会自言自语:“当初说定了的,枫叶红了的时候,你一定会回来的。怎么这一走,一点音讯也没有了呢?”

悲愤的接未归便用怒火般的目光望着母亲身边的枫树,默默无语。他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得知,这棵粗壮高大的枫王,是自己父亲当年与母亲依依惜别时,两人亲手种植的。

可是,不知为什么,父亲离开后,这棵当年的枫树虽然已经长成枫王,叶子却始终没有红过。这已经成为接未归心中的秘密,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母亲。

家里生活困难,接未归的身体也不争气,每年都要感冒几次。每次感冒,都要发高烧,咳嗽不止。

一年冬天,接未归又感冒了。接连几天高烧,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。

高官 第三部分 《高官》第十章(9)

母亲背着接未归,摸索着在林子里走了一夜。天亮时,二人才来到乡里卫生院。

医生说:“这孩子体质太弱,抵抗力太差了。你们当父母的,应该给他增加营养,否则,孩子早晚会抗不过去。”

母亲自言自语道:“家里经常揭不开锅,连肚子都填不饱,去哪里找营养……”

身体极度虚弱的接未归,一阵咳嗽后,竟然休克了过去。

医生赶紧抢救。一阵手忙脚乱之后,接未归终于苏醒了过来。

医生叹了口气,同情地说:“大妹子,看样子,你日子过得挺紧巴。西药太贵了,中药便宜点,你就先拿几副中药,回家赶紧给孩子吃,也许会有效的。”

几天后,从医生那里拿回家的几副中药吃完了。可是,接未归的高烧仍然没有退,咳嗽也越来越厉害了。

母亲又背起接未归,翻山越岭,又跋涉到了乡医院。

医生认真检查后,长叹了一口气,说:“就是营养不良,造成体质太弱,影响到抵抗力。我是没有办法了,你赶紧抱孩子到县医院吧。去晚了,这孩子的命可保不住了。”

母亲问,去县医院给孩子治病要花多少钱?医生说:“怎么也得三百五百的。”

母亲“扑通”一声跪在医生面前,哭着哀求道:“大夫,我求求你了,想办法治治我儿子吧。县医院我去不了,我们的全部家产,也不值那么多钱啊!”

好心的医生被母亲的话感动了。他扶起母亲,自己掏腰包,给接未归挂了一瓶点滴。

一瓶点滴打完了。这时,外面刮起了大风,下起了大雪。

医生说:“大妹子,这点药,能给孩子补充点体力顶一阵子。可是,治标不治本,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这孩子体质太差了,这样下去,熬不过冬天……”

医生和母亲以为接未归睡着了,在小声地交谈着。可是,特别敏感的接未归,把医生和母亲的对话一句不漏地全听到了。

回到家里,母亲把接未归放在炕头。她开始用土办法给儿子降温,并且用一些自己在山上采回来的草药为儿子熏蒸。村里的大婶大妈都来了,忙里忙外地帮助母亲。

一位大叔顶着大雪进山,打回一只野鸡,送来给接未归炖汤喝。

邻家的一位大婶抱着枫妹啜泣不止,说:“枫姑,你的日子
小提示:按 回车 [Enter] 键 返回书目,按 ← 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 键 进入下一页。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